查看原文
其他

​2022年北京各区九年级期末试题古诗阅读汇编

北京语文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(持续更新)

高考精品讲义集


2022北京高三上学期期末名著阅读《红楼梦》《论语》汇编

2022北京高三上学期期末古诗阅读汇编

2022北京高三上学期期末文言文阅读汇编

2022北京高三上学期期末情景默写汇编

2022年北京各区九年级期末试题古诗阅读汇编

2022 东城期末

(二)阅读《水调歌头》《月夜忆舍弟》,完成56(共5分)

水调歌头

苏轼

丙辰中秋,欢饮达旦,大醉,作此篇,兼怀子由。

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。  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

月夜忆舍弟

杜甫

戍鼓断人行,边秋一雁声。

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。

有弟皆分散,无家问死生。

寄书长不达,况乃未休兵。

5.《水调歌头》这首词从不同角度写了“月”的特点。“明月几时有”从时间长度写月亘古长悬。“  ①  ”一句不仅从空间距离直接写月距人间甚远,也明确表达了月带给人的身体之感。“月有阴晴圆缺”一句则从明暗、形状写月的  ②  ,富有哲理意味。(2分)

6.两首诗词除了表达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外,还表达了不同的情绪或思考。结合具体语句,谈谈这两首诗词表达了哪些不同情绪或思考。(3分)

 

答案:

(二)5分)

5.答案:①高处不胜寒;②莫测多变(多变/变化)

评分:2分。每空1分

6.示例《水调歌头》中“此事古难全”句,写出作者领悟到自然之月尚不圆满,由此心胸豁然开朗,发出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的美好祝愿,表达了作者达观的人生思考;《月夜忆舍弟》中,“无家问死生”“况乃未休兵”等诗句,交待了忆弟的原因是国家战乱未休,即在思亲之时还有深沉的忧国之思。

评分:3分。分别结合诗词的具体诗句谈体会各1分;说体会有逻辑性,1分。

 

【2022 西城期末】

(二)欣赏下面两首苏轼的作品,完成8-10(共6分)

水调歌头

丙辰中秋,欢饮达旦,大醉,作此篇,兼怀子由。

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。

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

中秋月

暮云收尽溢清寒,银汉无声转玉盘。此生此夜不长好,明月明年何处看。

注:《中秋月》写于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后。

8《水调歌头》句句扣“月”。上阕对月问青天,在“      ”与“人间”的矛盾中,选择了“人间”。下阕对月抒怀,从恼月照人,表达     之情,到由月及人,表达旷达胸襟和深挚祝愿。既富于哲理,又饱含感情。(2分)

9.对上面两首作品理解有误的一项是(2分)

A.这两首作品都以中秋月为题材,“婵娟”“玉盘”都指月亮,作品都有对中秋月的生动描绘和由此产生的人生感怀。

B.《水调歌头》写在苏轼与苏辙久别之后,《中秋月》写在苏轼与苏辙重逢之时,两首作品都蕴含着深厚的亲情。

C.《水调歌头》中的“转朱阁”写的是诗人转过朱红的楼阁;《中秋月》中的“转玉盘”写的是明月升入中天,遍洒清辉。

D.“何事长向别时圆”“此生此夜不长好”两句,一句用疑问,一句用否定,两句表达的情感有相近之处。

10.下列引用诗句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)

A.在学校,他常有一种“高处不胜寒”的感觉,因为他诚实守信,所以赢得了同学们的信任,周围很多同学都愿意和他交往。

B.中秋晚会上,民歌《月柔柔》、魔术表演《嫦娥穿“月”》等节目,都寄托了人们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的美好愿望。

C.面对“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”的现实,中国人总是能够以乐观的心态,共享一轮明月,弥补现实生活中的缺憾。

D.正是因为人生有久别,有痛苦,有无奈才更要珍惜眼前难得的相聚,毕竟此生此夜不长好,明月明年何处看

 

答案:

(二)共6

8.答案:天上(1分)   思(或:惆怅)(1分)

9.答案:C(2分)

10.答案:A(2分)

 

【2022 海淀期末

(二)阅读《水调歌头》,完成9~10题。(共5分)

水调歌头

苏轼

丙辰中秋,欢饮达旦,大醉,作此篇,兼怀子由。

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。    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

9.词的上片从“我欲”到“又恐”的转换中,表现了诗人        的心理;词的下片用“        ”对月发问,转入抒情悟理。整首词想象丰富,意境阔大。(2分)

10.“日月星辰”常常是古人抒发情感的载体。本词中的“月”和“长河落日圆”中的“日”,或“星河欲转千帆舞”中的“星”,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?(3分)

答:         

 

答案:

(二)(共5分)

9.①示例:矛盾     ②何事长向别时圆

(共2分。共2空,每空1分;第2空,有错该空不得分)

10.示例1:苏轼由对“月”发问到对仙境的向往,再回到对人间的留恋,对月怀人,表达了诗人旷达的情怀;“长河落日圆”中的圆“日”西沉,写出了边塞壮阔雄浑之美,表达了诗人的豪迈豁达之情。

示例2:苏轼借“月”怀人,表达了对天下离别之人的美好祝愿;“星河欲转千帆舞”中的“星”转“帆”舞,写出了虚幻的梦境,风浪颠簸,船摇帆舞,星河欲转,表达了诗人流徙奔波之苦。

3分。苏轼词,1分;王维诗或李清照词,2

 

【2022 朝阳期末】

(二)阅读《行路难》(其一),完成7-8题。(共6

行路难(其一)

李白

金樽清酒斗十千,玉盘珍羞直万钱。

停杯投箸不能食,拔剑四顾心茫然。

欲渡黄河冰塞川,将登太行雪满山。

闲来垂钓碧溪上,忽复乘舟梦日边。

行路难,行路难,多歧路,今安在?

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。

7.诗歌开篇两句营造了    的宴饮气氛,三四句急转直下,“    ”一词直接表达诗人内心的郁闷。其后四句,诗人用象征和典故表达自己对仕途既失望又  ③  的复杂心理。(3分)

8.《故乡》中有这样一段文字:“我想:希望是本无所谓有,无所谓无的。这正如地上的路;其实地上本没有路,走的人多了,也便成了路。”有同学认为小说中的“我”和诗中的李白,面对不同困境时的人生态度有相似之处,你同意吗?结合文本,说明你的理由。3分)

   答:       

 

答案:

(二)(共6分)

7.①答案示例欢乐1分

答案:茫然1分

答案示例:渴望1分

8.答案示例

同意。“我”面对压抑、缺乏生机和活力的故乡,李白面对艰难的仕途,都表现出明知困难重重,但无所畏惧的人生态度。

共3。结合文本,2分;态度,1分

 

【2022 丰台期末】

(二)阅读《水调歌头》,完成8-9(共6分)

水调歌头

苏轼

丙辰中秋,欢饮达旦,大醉,作此篇,兼怀子由。

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。    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

8.这是一首咏月词。作者将美好的月色、丰富的情感以及人生哲理融入其中。上片“欲”二字表达了作者对是否“归去”的      心情下片人世“    ”月的“阴晴圆缺进行比照,悟出了          人生哲理。3分)

9.李白《静夜思》中的 “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”和本词的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都借月抒怀,请结合诗词内容分析两位诗人各自表达情感。3分)

答: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答案:

(二)(共6分)

8.(3分)

答案示例:①矛盾(纠结、郁结等)②悲欢离合 ③人世的悲欢离合自古就不可避免

评分说明:每空1分。①③意思对即可。

9.(3分)

答案示例:“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”表达了李白因明月引发的思乡之情,(1分) 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既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,又表达了对天下人的祝福,希望天下人都能长久,即使不能团聚,也能共享一轮圆月,体现了苏轼乐观豁达的胸怀。(2分)

评分说明:意思对即可。

 

【2022 石景山期末】

(二)《水浒传》第30回写歌女中秋宴前唱“东坡学士中秋《水调歌》”,可见苏轼的《水调歌头》一词传唱之盛。请结合这首词,完成第89题。(共4分)

水调歌头

苏轼

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。    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

8 结合词意,发挥想象,用自己的话描述“琼楼玉宇在你脑海中呈现的画面。2分)

9 李白渡荆门送别中“月下飞天镜,云生结海楼”,与这首词都写到了“请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分别借“表达了怎样的情感。(2分)

 

答案:

(二)(4

8.答案示例: 广寒宫饰以琉璃,缀满宝石,金碧辉煌,美轮美奂;然而这里一片清冷、寂静,只有桂花闲落,玉兔捣药,缺少人间烟火和温情。

(2分)

9.答案示例:李白笔下的月夜江景蕴藏着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。苏轼望月怀人,借月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。(2分)

 

【2022 通州期末】

(二)阅读«水调歌头»,完成8—9题。(共5分)

水调歌头

苏轼

丙辰中秋,欢饮达旦,大醉,作此篇,兼怀子由。

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,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。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

8.“丙辰中秋”交代了写词的时间,“大醉”“兼怀子由”交代了   ①   。如果用“望月”两个字来概括词上片的内容,那么下片的内容可以用两个字概括为      。(2分)

9.宋代胡仔在« 苕溪渔隐丛话»中评价本词:“中秋词自东坡«水调歌头»一出,余词尽废。”你认为他的观点有道理吗?请说出理由。(3分)

答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答案:

(二)(共5分)

8.示例:①写作缘由   ②怀人(2分。每空1分)

9.示例:这句话是对苏轼词的赞扬,有一定道理。苏轼词较一般咏月词哲理性更强。如“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”句,渗透着辩证思想,体现出作者通透、豁达的胸襟,既有理趣,又有情趣,耐人寻味。(3分。观点1分,分析2分)

 

【2022 顺义期末】

行路难

李白

金樽清酒斗十千,玉盘珍羞直万钱。

停杯投箸不能食,拔剑四顾心茫然。

欲渡黄河冰塞川,将登太行雪满山。

闲来垂钓碧溪上,忽复乘舟梦日边。

行路难,行路难,多歧路,今安在?

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。

8.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(2分)

A.本诗前四句描写朋友设盛宴为李白饯行的场面,与生性好酒的李白离席拔剑,举目四顾,心绪茫然的状态形成反差。在强烈的画面冲突之下展现了李白内心的苦闷抑郁,感情的激荡变化。

B.李白诗歌想象神奇,以形象化的语言“冰塞川”“雪满山”来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,蕴含无限悲慨。

C.“闲来垂钓碧溪上,忽复乘舟梦日边”一句运用典故,表达自己期望像姜太公、伊尹一样实现自己隐居的梦想。

D.“行路难,行路难,多歧路,今安在?”四短句节奏短促、跳跃,完全是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,传达出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。

9.本诗尾句“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”与刘禹锡《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》尾句“今日听君歌一曲,暂凭杯酒长精神”在表达情感上有异曲同工之妙,请结合诗歌内容加以说明。(3分)

答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答案:

(一)(共5分)

8.C   评分:2分。

9.评分:写出两首诗表达的情感1分,分别结合两首诗内容共2分。共3分。

 

【2022 密云期末】

(二)阅读下面两首诗,完成9、10题。(共5分)

雁门太守行

李贺

黑云压城城欲摧,甲光向日金鳞开。

角声满天秋色里,塞上燕脂凝夜紫。

半卷红旗临易水,霜重鼓寒声不起。

报君黄金台上意,提携玉龙为君死。

登幽州台歌

陈子昂

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。

念天地之悠悠,独怆然而涕下!

9.以上两位诗人一擅描写,一擅抒情。雁门太守行》中,首联用“黑云”“压”写出了         颔联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写出了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。《登幽州台歌》末句的“独字与其上句中的    一词形成对比,使作者因感慨而落泪。(3分)

10.两诗中的“黄金台幽州台同属一地,但两位诗人借此抒发的感情却不相同。请作简要分析。(2分)

答:        

 

答案:

(二)(共5分)

9.①敌军人马众多、来势凶猛以及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。

②战争的规模之大和战争场面的悲壮惨烈    ③悠悠

(共3分。每空1分)

10.李贺借黄金台写出了将士们杀敌报国的决心,陈子昂借幽州台抒发怀才不遇、生不逢时、壮志难酬的惆怅孤寂之情。

(共2分。每个要点1分)

 

【2022 平谷期末】

(二)阅读《行路难(其一)》,完成8—9题。共5分

行路难(其一)

李白

金樽清酒斗十千,玉盘珍羞直万钱。停杯投箸不能食,拔剑四顾心茫然。

欲渡黄河冰塞川,将登太行雪满山。闲来垂钓碧溪上,忽复乘舟梦日边。

行路难,行路难,多歧路,今安在?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。

8. 这首诗虽是短篇,却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,原因之一在于它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复杂变化。诗篇以欢乐宴饮起笔,接着连用“停”“投”“拔”“顾”四个动词,心绪急转,表现诗人内心的   ;中间四句,运用象征和典故,展示了诗人心理上  变化交替;结尾句,经历了前文的反复回旋后,境界顿开,唱出了  的调子,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。(3分)

9. 为了纪念李白,全国多处建有他的雕像。下面几个雕塑,你认为哪一个最符合《行路难(其一)》中李白的形象,结合诗句简要说明理由。(2分)

          

甲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乙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丙

答:_______________

 

答案:

(二)(共5分)

8.答案示例:①悲愁、苦闷、抑郁  ②失望与希望、抑郁与追求 ③高昂乐观、积极昂扬

(3分。每空1分,意思对即可)

9.答案示例一:我认为乙最符合李白形象。雕塑乙中腰间佩剑,双手背后,极目远眺,能够表现他具有远大志向;同时,人物站在船头,大船风帆展开,人物衣摆飘动,把“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”的豪迈气概展露无余。所以,我认为乙最符合。

答案示例二:我认为丙最符合李白形象。雕塑丙中人物右手高举,大袖翻飞,有一种一往无前的气势,显得自信而张扬;人物背后的圆环,我觉得像一轮太阳,让人联想到“忽复乘舟梦日边”的句子。所以,我认为丙最符合。

(2分。雕塑形象概括1分;人物精神品质1分)

 

【2022 昌平期末】

阅读《水调歌头》,完成7-9题。(共7分)

水调歌头

苏轼

丙辰中秋,欢饮达旦,大醉,作此篇,兼怀子由。

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。 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

7.这首词上片用“我欲”“      ”“何似”来体现诗人情感的起伏,从对月宫的向往,到犹豫不决,再到     。(2分)

8.下列对这首词的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(2分)

A 词前小序“丙辰中秋,欢饮达旦,大醉,作此篇,兼怀子由”,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及缘由。

B 词人把酒问月,对明月产生的疑问,气势不凡,充满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。

C “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”,体现了词人郁闷伤感,无法释怀的情感。

D “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”,以反问的语气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,又含蓄表达对不幸离人们的同情。

9.请你说说这首词结尾 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与王维的 “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”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。(3分)

答:       

 

答案:

(二)(共7分)

7.答案示例:(2分)①又恐   ②对人间生活的留恋

8.答案:C(2分)

9.答案示例:(3分)

同:都表达了思亲之情(1分)

异:王维借此两句还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;(1分)苏轼借此两句还表达了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,展现了词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。(1分)

 

【2022 大兴期末】

(二)阅读《水调歌头》,完成5-6(共6分)

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)

苏轼(北宋)

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

宇,高处不胜寒。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。

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

5.这首词句句扣住“来写。以问月开篇,先以写出月的神往,接着用“    ”字直接表现奔月的担心,之后又以似”一词表达对人间的留恋;下片仍然写月,“转朱阁,低绮户”写出月光的   ②   不眠之人借月抒怀既表达了     ③      ,又呈现出乐观旷达的情怀深邃的哲理。(3分)

6.词形象化的语言表现了不如意时的豁达胸怀,请结合画线句简要分析(3分)

答: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答案:

(共6分)

5答案恐  流转移动、转动)  亲人的思念(对亲人的祝愿;对天下人的祝愿

3分。共3空,每空1分

6.答案示例:将月亮阴晴圆缺的变化人悲欢离合情感作比照,月亮阴晴圆缺的变化是自然规律,人的悲欢离合也在所难免难以周全,表现词人的豁达胸怀。

(分析语言的形象化2分,说明豁达的原因1分)

 

2022 门头沟期末

(二)阅读《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》,完成  9—11 题。(6分)

 

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

刘禹锡

巴山楚水凄凉地,二十三年弃置身。

怀旧空吟闻笛赋,到乡翻似烂柯人。

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。

今日听君歌一曲,暂凭杯酒长精神。

9.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,错误的一项是( )(2分)

A.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,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。

B.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,虽人事全非,心里却有欣慰之情。

C.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。

D.尾联点明酬赠题意,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,也是和友人共勉。

10.这首诗是古代酬赠诗中的佳品。全诗感情真挚,沉郁中见豪放,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,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。请发挥想象,用生动形象的语言,说说“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”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。(2分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1.本诗中的“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”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,同样,王湾《次北固山下》中“,”两句诗也极富哲理。(2分)

 

答案:

(二)(6分)

9.B.(2分)(正确理解是:运用两个典故,表达诗人对受害友人的悼念,对岁月流逝、人事变迁的感叹,充满无限悲痛怅惘之情。)

10.答案: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,沉没的船只旁边,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竞发;大自然中,枯死的树木前头有千千万万棵树木竞相争春,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,欣欣向荣的景象。(2分)

11.海日生残夜,江春入旧年(2分)

 

【2022 房山期末】

(二)阅读《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》,完成8-9题。(共6分)

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

巴山楚水凄凉地,二十三年弃置身。

怀旧空吟闻笛赋,到乡翻似烂柯人。

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。

今日听君歌一曲,暂凭杯酒长精神。

8.《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》的作者是唐朝诗人   ①   (填人名)。在这首诗中,作者用“烂柯人”的典故,表达了对      的感叹;作者在他写的《陋室铭》中用“南阳诸葛庐”“西蜀子云亭”类比“陋室”,指出自己的居所      。(3分)

9.白居易极其欣赏这首诗的颈联“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”,称赞它“神妙”。这一联将思想性和艺术性巧妙融为一体,请从情、景、理三方面简要说明。(3分)

答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答案:

8.答案示例:①刘禹锡 ②岁月流逝 ③和诸葛亮和杨雄的居所一样,并不简陋。(3分)

9.案示例:情:表达了自己身处逆境仍能乐观进取、积极向上的情感。景:沉舟的旁边千帆过往,病树前面万木向荣,描绘出一幅境界开阔、生机勃勃的画面。理: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,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。未来总是有希望的,前景将无限美好。(3分)

 

【2022 燕山期末】

(一)阅读古诗,完成后面7--9题。(7分)

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

苏轼 〔宋代〕

丙辰中秋,欢饮达旦,大醉,作此篇,兼怀子由。

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。      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7.这首词以月起兴,与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,围绕_____________展开想象和思考,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,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,又表现出作者_____________。(2分)

8.下片过句“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”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?(3分)

答:_____________

9.根据你的知识储备,对词作末句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进行赏析。(2分)

答:_____________

 

答案:

(一)

7.中秋明月;放旷闲适乐观的襟怀。 评分:2分;每空1分。

8.中秋佳节,一轮明月高挂天际,将满天清辉普照下来。流转之间,好像在朱红的阁楼间徘徊,又好似在绮罗的窗户间顾盼,如同和我这样一个未眠之人交流。    评分:3分。

9.诗前小序,作者写道:作此篇兼怀子由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表达了作者对远隔异地的弟弟的思念和祝福,希望能够跨越时空的限制,共对一轮明月带去对彼此之间的惦念和祝福,笑对生活中的阴晴圆缺,悲欢离合。    评分:2分。


 

 

2022北京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文言文阅读专题

北京市师大附中2021-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

北京市海淀区2022届高三上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

2022北京人大附中高一(上)期末语文

石景山区2021-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语 文试卷

2022北京朝阳高三(上)期末语文

2022北京丰台高三(上)期末语文

2022北京昌平高三(上)期末语文

北京市东城区2021-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

北京市部分区2022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汇编

2022北京海淀高二(上)期末语文

2022北京朝阳高二(上)期末语文

2022北京西城高三(上)期末语文

2022北京丰台高二(上)期末语文

2022北京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

北京市部分区2022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古诗阅读汇编

北京市丰台区2021-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

北京市怀柔区2021-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

北京市西城区2021-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

北京市房山区2021-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